旅游网

郑州旅游论坛

今日:0|主题:135|排名:304 
旅游网> 郑州> 洛宁下峪王家大院 柳林镇里的“土豪”
与郑州相关
洛阳
信阳
焦作
开封
安阳
户外俱乐部
查看:5469 回复:0 发表于 2019-2-22 18:33
发表于 2019-2-22 18: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洛宁下峪王家大院 柳林镇里的“土豪” [复制链接]

文 易剑波 杨莉波 图 张儒雷 崔双才 李峰
听说洛宁的王家大院很有些土豪气息,于是我们前往。冬天的王家大院,没有花红柳绿的衬托,没有硕果丰收的点缀,像一帧素颜照,朴实、纯真。直面这些古老的建筑,不被冬天之外的缤纷绚丽所打扰,像写一篇干脆利落的文章,不铺垫、不绕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豪宅的美丽容颜
王家大院位于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下峪镇又名柳林镇,这是个浪漫的名字,也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地方。王家大院建于明末清初,由西院、中院、东院以及花园四部分组成,占地8亩,古色古香,均坐北朝南,建筑严谨,布局合理。现有保存较好的房舍64间,其中多处仍然有村民居住。
西院和中院各成一体,分别取名敦伦堂和敦理堂,都有主房和东、西厢房。院门前的大块青砖上雕有花朵,屋檐上的长瓦也有花纹,工艺考究、制作精美。在敦伦堂前面,我们遇到王家的后人,说起屋脊上的雕花,她用手指着说:“那上面原来有两个很大的龙头,雕得非常好看,可惜文革时破四旧被敲碎了,现在就剩下这些小花了。”透过她充满自豪的语气,我们可以想见那精美又有气势的龙头砖雕。走进敦伦堂,四扇花格窗户映入眼帘,上面有三个大字“五福堂”,朱红的漆还能看见,但已经是灰尘笼罩,充满沧桑了。再往前走,另一扇花格窗户“映月亭”赫然在目,多么诗意的名字啊,不知道它映过多少年的月亮?月影轻移,不知不觉中,换了容颜。
中院的门洞很有特色,厚重、阔气。中院主体建筑为上下两层,下层为砖圈窑洞,上层为砖结构起脊房屋,目前只剩下了下层的窑洞,虽破败,但土豪范儿仍存。用做墙基的是一米左右的条石,颜色一致,规格统一,规整大气的石料堆积着王家的豪门气派。条石之上的墙体用青砖砌成,青砖分为头号砖和二号砖,头号砖每块重达9公斤,二号砖稍小一些。房屋墙体厚一米有余,垒砌窑洞的砖块经人工一块块打磨成弧状,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王家的财大气粗也显而易见。
东院的建筑和中院类似,都是两层檐式建筑,一层为砖圈窑洞,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都一样。东院保存比较完好,东侧建有楼梯,可上到二层,二层为绣楼。绣楼是遗存建筑中最为独特的一座,位于整个后上庄村的中央,为面阔五间的两层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屋内地面用大小不同的方砖铺就,房梁是五十公分见方的大木梁,非常气派。东院东侧连接着一座十几米高的瞭望楼,当地人称其为炮楼。据说旧时上房周围还有过庭、正庭、厢房等建筑,廊檐密集,今已不存。传说正庭接待过卢氏、栾川、洛宁三县县长,且在此审过案,名曰“三堂会审”。东院门楼正对面的影壁墙,保存基本完好,上面遗留着文革中“抓革命,促生产”的痕迹。
花园在东院的东边,又叫客厅院,建筑时间比正院稍晚,是目前王家大院保存最完整的建筑,共五间上房,两面厢房各3间,至今仍有人居住。上房根基很高,需登十几级石台阶才能到门前。整个房屋的用料讲究,院内建筑的前檐下有木刻雕饰,十分精美。上房朝大门的墙壁是一排4组16扇的花格门窗,窗台非常宽大,结实美观。这一排大窗子相当于现在的落地窗,非常气派,可谓“高大上”。上房现在的主人是76岁的王振国,是王家的后人,说起祖上留下的院子,他非常兴奋,热情地介绍说:“我就是在这个屋里出生、长大的。原来的大窗子每一扇都有一个大花格,花格能够上下活动,又美观又能遮挡,可惜后来都毁了,这几个木头钮就是原来固定花格的。院子里都是方砖铺地,厢房的每个门窗都有雕花,好看得很。”王振国悠然地点起一支香烟,举手投足间的气度,让人依稀能够看到昔日的花团锦簇。
大院前后盖了六七十年
整个村子基本上都是王家
王家祖上从今陕西西安迁居河南灵宝,经过三代后又迁至现在的后上庄村,从此定居在此,代代以做豆腐为生。说起王家大院的建造,要从王氏家族的发迹开始:当地人的传说有两个版本,都与李自成有关。
相传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后,在豫西商洛山中招兵买马,在卢氏至洛宁的山中开矿炼铅、炼银,并在山上修了一个银库。李自成起兵走时,将银库交给一王姓青年看管,此人临终时将银库托于子孙看管。后李自成起义失败,全军覆没。王氏后人将银库交予其他起义军,起义军首领感其忠诚,赏白银三百两,王氏后人以此为本钱外出经商,发迹后,回家盖房。
另一说是李自成起兵走时,将剩余银两藏在山上。李自成起义失败后,王家人偶然得知藏银地点,便偷偷取回银两,从此王家大兴土木,开始了豪宅建设。盖起王家大院,盖起王氏绣楼,传说“古绣楼”坐落在上庄村正中央,原来是一个大蛤蟆滩,经风水先生、阴阳先生的多次测看,确实是一个风水宝地,王氏族人用万吨木炭填平了蛤蟆滩,然后用一米多长、八十公分宽厚的黄红条石砌成了地基。万吨木炭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尽管它只是一个传说,但王家一掷千金的“任性”由此可见一斑。
王家大院的建设工程旷日持久,据说前后盖了六七十年。当初一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儿,等房子盖好后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儿。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就流散在了这座气势恢宏的豪宅里。一个人足不出村,一辈子的梦想和喜怒哀乐,就在盖房子中生生灭灭、起起伏伏。遥想当年,整整一个村子基本上都是王家大院,高门大户,庭院深深,该是怎样的气象万千啊。如今,虽然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姓王,但昔日的豪宅已然苍老,有的建筑已经灰飞烟灭,再也难觅踪影。
  然而王家大院辉煌的历史,却是村民们引以为豪的资本,也是这片土地上绕不开的文化元素。美丽的田园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使下峪镇被誉为“豫西最美乡村,写生创作胜地”,无数人的镜头和画笔在这里留恋、找寻、感悟,于是,王家大院一次次出现在画布上,定格在照片里。它以艺术的形式再一次焕发光彩,更深刻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看到一副照片,是春天里的王家大院:一树梨花映衬着青砖古墙。远远望去,像一块蓝印花布,含蓄蕴藉、婉约动人。老墙壁上开出了新花朵,每一个春天都是一个新开端:日子的馨香流转,多少时光在这里浅吟低唱,多少故事在这里再续新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