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旅游网 旅游网 户外运动 骑行 查看内容

梅岭骑行天堂引来八方客

2014-2-14 01:27| 发布者: 旅游网_miller| 查看: 385| 评论: 0

摘要: 从南昌城区骑自行车到梅岭主峰罗汉岭,往返110公里,这对40岁的卢伟来说不算什么。1月5日,他骑自行车攀登海拔841.8米的罗汉岭“702高地”,两个车轮载着他饱览了梅岭风光。  稍加留意,在梅岭环山公路上,人们时 ...
从南昌城区骑自行车到梅岭主峰罗汉岭,往返110公里,这对40岁的卢伟来说不算什么。1月5日,他骑自行车攀登海拔841.8米的罗汉岭“702高地”,两个车轮载着他饱览了梅岭风光。
  稍加留意,在梅岭环山公路上,人们时不时会看到一群“骑士”,他们骑着专业的山地车,穿着色彩绚丽的骑行服,戴着头盔,背着背包,悠闲地骑行于宽阔的公路或者崎岖的山路上。有着5年骑龄的资深车友刘静说:“对于自行车爱好者来说,梅岭简直是个四季"骑行天堂"。”


   不到“702”不算骑手好汉
  1月5日,记者在梅岭采访时巧遇卢伟和他的队友们。中午时分,他们正沿着梅岭环山公路骑行攀登罗汉峰“702高地”。
  罗汉峰海拔841.8米,由于省广电局702转播台设在山顶,车友们都称这里为“702高地”。此路人少、车少,风景好,从山脚骑到山顶有20公里上坡路,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热衷骑行的一条线路。南昌骑行族有句俗话,“能骑上"702"就是骑手中的好汉”。
  在峰林里骑行,沿途有青山、绿水、竹林、鸟语、花香,用身在画中去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路旁的行人不时向我们打招呼,我们亦挥挥手以表谢意。”善良纯朴的陌生人、温馨关心的话语,让卢伟在骑行中倍感温暖。
  整个环山公路都是自行车道
  除了“702高地”,梅岭还有哪些线路适合骑行呢?有着5年骑龄的资深骑友刘静告诉记者,梅峰谷、花老脊等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峰也是骑友们热衷骑行的线路,有的还能骑五峰连排,不过这需要强大的体力。
  “梅岭有一流的自然环境,一年四季适合骑行。”湾里区旅游局宣传科科长龚凌介绍说,事实上整个梅岭环山公路都是骑行车道,由于梅岭生态良好,与自行车新文化所宣扬的快乐、健康、运动、环保等主题非常切合,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爱好者上梅岭骑游。
  港澳台骑友也来梅岭参赛
  据介绍,目前梅岭登山节已连续举办了七届登山节自行车挑战赛,参赛游客来自多个省份,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自行车爱好车也组团参赛,他们在欣赏梅岭秋美景的同时,也使得梅岭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节节攀升。据统计,湾里区已成立了20多家登山和自行车俱乐部,拥有2万多固定会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登山节自行车挑战赛成了梅岭的一个品牌。”
  近年来,不少知名自行车厂商纷纷将目光聚焦在梅岭,先后在梅岭举办各种各样的车友会、车迷节等活动。业内人士称,梅岭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南昌最适合自行车赛事的地区,对刚刚兴起的自行车新文化而言,它可能是最佳的推广基地。
  打造50公里自行车登山道
  记者从湾里区旅游局获悉,为了推广自行车骑行文化,梅岭将打造50公里自行车登山道,规划为“一大环、两小环”。
  大环行自行车道为:
  城区红湾公路保利半山国际西侧—蟠龙峰—东源村妙济桥景区—梅岭景区环形主干公路的北线—梅岭、太平—神龙潭景区—中日友谊林场—铁壁、茶园、卫东—上坪村—樱花桥—乌井新村—小井—浑圆山庄、洪崖丹井景区—洪崖路、紫清路—紫清山景区—城区—长春湖景区—南堡—城区西南天宁路—红湾公路至起点,形成一个大的循环。
  两个小的循环自行车道分别是:
  1.堎上官溪村—郭家村—洪崖丹井景区,形成环绕城区的一个小循环;
  2.中日友谊林场东上释迦峰—原战备公路—主峰景区—跌水沟—梅岭镇,以梅岭、太平两个集镇互为起、终点,形成又一个小的循环。
  记者手记
  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落脚在人
  解码梅岭报道到今天告一段落。连日来,我们闻着沾满山风的负氧离子,穿越满是露珠的花草,聆听鸟儿的鸣叫、竹海的低语,还有那世代枕山而眠的村民的心声,在山岭涧溪、竹林间探寻南昌后花园的生态密码,带来了许多鲜活和解读性的报道。
  通过解码梅岭,我们了解到这座面积达143.58平方公里的超级“城中山”,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它独特的生态造就了中国最大的水碓群;它的水分和土壤养育了数万亩竹海,成为城里人的养生佳境;它的美也带动了当地的农家乐和旅游业,10个月267万人进山“买”空气,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做饭也能致富。
  在直击鄱阳湖候鸟迁徙栖息地系列报道引起巨大反响后,解码梅岭报道也赢得了各方赞誉。“通过你们的报道,我才发现自己身边也有这么美的山,这么好的景。”一位读者兴奋地说。
  “生态”是江西最亮的品牌,生态最终的落脚还是人。好的生态让梅岭名副其实成为南昌人的休闲后花园,本报的连续报道让休闲族对梅岭了解得更深更多。解码梅岭,为的是给各地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战略方针,提供一个参考样本;解码梅岭,为的是让更多人体会到,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确实能给普通老百姓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期待梅岭带来更多的惊喜,期待全省各地更多“梅岭”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文/图 程婷 记者 陈文秀 许南平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

梅岭骑行天堂引来八方客
GMT+8, 2024-6-10 09:2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分享到:
旅游网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