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
原定13:30的从广州起飞的飞机由于春运调度,推迟到15:00,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已经是下午五点了。天气预报说今天的温度是4-9度,果然挺冷。小蓝到机场来接我们,说今天下午的太阳可是好久没有见到的了。 这次的行程计划是四天,从成都出发走川藏南线,经雅安、天全,翻越二郎山,到达磨西海螺沟,再去康定木格措,翻越折多山,过塔公草原后走川藏北线,经丹巴、小金到日隆四姑娘山双桥沟,最后经卧龙、都江堰回成都。整个路线基本上是一个圈。 当晚住银都花园小L家,为了准备接下来四天的行程,我们去了太平洋百货和王府井百货采购了食品,可惜跑了几家奥索卡仍然买不到上个月去丽江牦牛坪玩时弄丢的那顶蓝色抓毛绒的帽子。顺便走了一下有名的春溪路夜市,果然人头喁喁,什么玩意都有的卖。成都的夜景挺漂亮的,只是公共卫生太差。 吃完龙连锅的菌子火锅,回到银都花园的停车场,看见白色的宝马Z3敞蓬跑车,我围着她转了几圈,口水流了一地。 1月26日 成都的冬天日照时间短,六点半起床时天还没亮。 我们一行六人——小L、小廖、James和我,成都的小蓝、小詹。小蓝和小L驾驶两部越野车。将所有行李和食品搬上车,并给车加满了油后,上午八点钟,我们正式出发了。 成都到雅安的高速公路很畅顺,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青衣江。由此转入一条公路,慢慢转向二郎山的盘山路。随着盘山公路逐渐爬高,天色转阴,气温逐渐下降。先是看见路边的草叶上结了霜,然后是灌木丛,最后是山路两旁堆满了雪,茂密的树木枝头压着雪,峰回路转之间,远远看去灰蒙蒙的一片。车行在山腰间,灰白惨淡的天空下,云雾缭绕着连绵不绝的灰白的山。 二郎山山势颇险,原来盘山公路是一直通向山顶的,现在在半山修筑了长4176米的隧道,大大缩短了行车时间。但这一来却也失去了欣赏山顶美景的机会,据小蓝说山顶的风景才是最美的。在离隧道还有二十分钟车程的二郎山冬季管制站前停满了大小车辆,下车一问,原来昨天下午有一辆重庆面包车在隧道附近急刹车时,因为路面有冰导致摆尾,掉下了山,车上九个人全部遇难。为此公安局要求车辆在此均要挂上防滑链才能前行。路边有很多出售并安装防滑链的店,每部车两条防滑链要价300,我们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给两部车装好防滑链。这时已经是中午一点了,天色转晴,路面积雪和薄冰已经融化大半,管制站已取消了管制,我们又忙乎着拆掉防滑链继续上路。 接下来到隧道二十分钟车程的山色果然绝美,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我无法用语言来一一描述。更可惜的是连用我的CAMERA来描述都不行,因为山路崎岖,弯道又多,小L任我如何大呼小叫,也不肯停车。终于到了隧道的入口,赶紧下车拍了两个镜头,才发现原来树枝上压着的不是雪,而是冰。 出了隧道之后,山的这一边阳光照耀,植被和公路上几乎没有冰雪。就这样很顺畅地下了山,在快到庐定县城时转入一条去磨西镇的公路,这条路沿大渡河在山谷里蜿蜒,比较平坦,路况很好,车开得飞快。由于是枯水期,大渡河水在这段路上河面较窄,水流湍急,颜色却是碧玉般。河边背靠大山的小村庄里疏疏落落的几户人家,门前院后开着亮黄的油菜花。下午三点,车过了大渡河大桥(不是那个庐定桥)后进入磨西镇一个加油站,这里是进入海螺沟的大门,所有游客必须坐海螺沟专用旅游车才能进沟。饥肠辘辘的几个人在路边的一间饭馆里狼吞虎咽了一顿之后,四点钟坐上一辆上山的中巴,很快就睡得东倒西歪了。 车行约一小时后,抵达一号营地时醒来,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树上压着厚厚的积雪,天开始暗下来。我们预定的是二号营地的温泉渡假山庄,车继续盘山而上,不时见到大大小小的冰瀑挂在山间。到二号营地一下车天空就飘起了小雪花,伸出手,看着一颗颗六角形的晶莹透明的雪花落在手套上,我不禁又跳又叫起来。这个温泉渡假山庄听说是个广州人经营的,门口的那辆粤A三菱车上满是积雪。 趁天还没黑,刚放下行李,我们就各自拿着照相机和摄影机出动了。小雪一直飘着,温泉水从积雪的半山间流下来,冰天雪地间热气蒸腾。温泉源头,嫩绿的树叶上积着厚厚的冰雪。滚烫的温泉水被一级级地引到下面十几个人工围起的露天小池子里,温度各异,旁边有小牌子标示。好多游人在泡着温泉,我们也换了衣服,从更衣室一路哆嗦着跳下了一个水温40度的池子。不过很快又觉得不够暖了。天已经完全黑了,瑟缩着往上走了一级后来不及看清池边的温度牌就伸脚下去,哎呀,烫死了,一看,60度!赶快缩回来,好容易才找着一个50度的池子跳了下去。真是舒服透了。我趴出水缺口上往下看,James正在那个60度水里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呢。蒸腾的热气熏得我有点头晕了,站起来看路灯晕黄的光和着池面的热气,看雪花一点点飘洒在头发上、脸上、皮肤上,竟一点也不觉得冷。 泡完温泉,个个都在喊饿,说要吃肉,这天晚餐山庄做的孜兰羊腿味道不错。 雪整晚都在下着。 早上七点起床,推门走出木屋一看,飘了整晚的雪已经变成大团大团的中雪了,横着在飞舞。路面的雪也厚了不少,踩在松软的雪地里,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早餐后九点钟坐上了下山的旅游专车。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继续上去三号营地看冰川,听小詹说还有一个四号营地正在开发中。 下山的路上雪景比昨天更美了,快到山下的那一段路更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田园画:覆盖着白雪的屏障似的高山,灰白色的树木,山腰间浓淡变幻的云雾,炊烟袅袅的人家,一块块绿绿的菜田,一条冰雪融成的小溪流过。 十点多下到山脚,已经没有雪了。背着大大的背囊回到自己的三菱车上,今天的目的地是康定。一路上逆着大渡河水上行,十二点到达甘孜洲泸定县城,著名的泸定桥就座落在这里。该桥始建于清朝康熙44年,建成于1706年,“泸定桥”三字由康熙皇帝御笔题写, 并立御碑于桥头。桥的一头是县城,一头是座荒山,猜想着当年红军一定是从那座荒山打过县城来的。碧绿的大渡河水在桥下静静地流淌,除了桥头几座纪念性的小亭子,全然看不出历史的影子。泸定桥是用13根铁链固定在大渡河两岸的铁锁桥。(大渡河上有很多的铁索桥。) 下午两点到达康定县城,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在康定宾馆放下行李后,饭也没吃,就驱车上木格措。木格措,又叫野人海,距康定城北26公里,海拔3780米,为川西北最大的高原湖泊。车上行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拐过一个弯后,豁然看见一个偌大的冰湖在眼前反着刺眼的银光。走下车才发现连湖边停车场也结了厚厚的冰,走起路来要特别小心。放眼望去,整个湖面都结满了冰,好美。环湖四周生长着茂密的红杉、杜鹃林、高山白杨和高山草甸,冬天叶子全脱落了,只有山顶的雪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湖边有藏族人牵着马给游人骑上山,据说上到山顶可以遥望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想想上个月才在玉龙雪山上遥望过贡嘎山呢,算了吧。小心地下到湖里后,自然是抓着CAMERA一阵狂拍。从来没有见过结得这么厚的冰,坚硬、透明,铺满整个湖面,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一不留神,突然脚下一滑,坐了下去,好痛。爬起来刚走两步,整个人又趴在冰上了,活象一个“大”字。James赶快过来扶我,我一边揉着刺痛的膝盖,一边责怪他怎么不先拍下作纪念。 木格措景区内还有芳草坪、七色海、药池沸泉、瑶池等几个景点。瑶池其实是个小水池,碧绿的水面上浮着几块薄冰,在阳光下晶莹剔透。七色海湖如月牙,上山经过时从车窗看过去,在阳光折射下,湖水色彩多变,可惜下山时已经没有了阳光。七色海是冷泉与温泉交融的共生海,湖的左半边全结了冰,右边却白烟袅袅,串串水泡从水底涌出。对岸有水草的地方,不时有野鸭飞过。 回到康定县城,天已经全黑了。小城康定四面环山(跑马山、折多山、木格措、二郎山),中间有府城河穿城而过,河上有座将军桥,夜幕里彩灯将河水照得通体明亮,哗哗的水声和着孩子们的鞭炮声回响在寒冷的山城里。而那首情歌里的跑马山顶上,只看见一座电视塔在发光。由于是春节,很多店铺都关着门,好容易找到一家叫“老康泡菜鱼”的火锅店,只有三、四张桌子的屋子里人坐得满满的。店里的老刘师傅热情招待我们,他说也是应了熟客们的要求才提早开门的。虽然我们特意叫他少放点辣椒,可是端上来的还是红红的一锅汤底。味道真不错,连我这个最怕辣的也吃得停不下来,不时走出屋外吹吹冷风冷却一下。刘师傅很坚持原则,他说放什么菜要有顺序才行,否则不好吃。我们跟他要饭吃,他不给,说要等吃完火锅才能吃饭,否则味道不正。他说等今年底要把火锅店开到成都附近去,小蓝他们高兴地说到时一定要再去。 明天要翻越折多山和塔公草原到达四姑娘山。春节期间四川普遍都降了大雪,路面结冰。从海螺沟过来的一路上,小L一直在向当地人打听翻越折多山的可行性,有人说没事,有人说危险。当晚我们几个人在康定宾馆的茶座喝了一个小时的茶,一致决定明天就冒一次险。 山城的夜很冷,很静,远处零星的鞭炮声伴着我睡了个好觉。 刚出康定城往西,道路出现了一个分支,没有标示牌,我们走了一条看上去象国道的路。十几分钟后来到一个废弃的工厂,路没了。正好两个住在这里的当地人要到城里去,就坐上我们的车给指路。迎面开来一辆捷达,看来也是走错路的,我们招呼他们一起走上正道。原来就是在那个分支路口应该要向右转(转角处有一户人家住的大院,院里有两条大狗,路边有“开放式”公共厕所)。捷达和我们同路,也是要去四姑娘山,见我们两辆吉普车,便约说一起走,好有个照应。走上川藏公路后不久,就是上折多山的路了。随着山路向上延伸,雪停了,天开始放晴,我们欢呼了起来。一路上山沟里溪流不断,溪里的石头上顶着厚厚的雪,及到再高时,已经是整条溪流都结了冰,凝固了。两个小时后,到达折多山山口,树着海拔4298米的牌子。远处连绵起伏的山,重重叠叠。上山的路如一条细线缠绕,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天蓝得那么纯净,几片薄云低低地浮着,阳光刺眼地亮,晒在脸上好痛。不时有乌鸦在高空滑翔,路边经常会见到藏族的经幡。 由于折多山那边海拔较康定高,下山的路显得比较平缓,中午到达新都桥后北行往塔公草原。“塔公”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塔公草原地势和缓、水草丰茂、物产甚丰,沿线的河流、草原、森林、山体、寺庙、建筑呈现浓郁的藏蔟风情。冬天,枯黄的田野上藏民家的房屋显得越发地色彩艳丽,村落间或大或小的白塔,在蓝天、河流地映衬下又那么自然协调。多么旺盛而又平和的生命力啊。 下午两点,我们到达塔公寺。塔公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著名寺庙之一,有“小大昭寺”之称,是康巴地区藏民朝圣地之一。每年寺庙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佛事和跳神活动。在塔公寺附近,我们看见几个藏族老人正虔诚的在一遍一遍绕着转经筒,一个小山坡上插满了排列成几个硕大的三角形的经幡阵,蓝天下天葬台上低低的盘旋着乌鸦,一个藏民正骑着快马从远处飞驰过来。路边上坐着一老一少祖孙俩,看样子是刚来朝拜过塔公寺,向我们微笑招手。当我们拍完照,准备离开时,看见远处老人正牵着孙子的手一步一步走在回家的路上,远处的雪山和塔公寺的金顶在阳光下反着刺眼的光。 车离开塔公寺后道路开始颠簸难行,藏民的村落也渐渐稀落了,灰蒙蒙一片荒凉贫瘠的土地,只有我们这两辆车掀起阵阵尘土一路狂奔。今晚要赶到日隆镇,任务很艰巨。过八美镇土石林后,险些走上去稻城的路,幸得两位年轻藏民指路,我们开上了去丹巴县的317国道。 接下来到丹巴这三个小时的路程,说是国道,其实根本就是在石头缝里找路走,草原不见了,到处是崇山峻岭。用小蓝和小L两位司机的话来说,简直就像一场汽车拉力赛。车在山谷里走,道路只容两辆车并行,两边是刀削般的高山,蓝天只剩下一条缝漏下光来,路边山体滑坡坍方滚下来的石头满眼皆是,甚至有些山坡就是由一座随时会滚下来的无数个大石头组成的。常常见到巨石挡在路中央,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有这样的东西落下来呢。虽然一路上都有碧绿清澈的溪流陪伴我们,还是一步也不敢停留,车以在这种路况下可以行驶的最快速度在逃跑着。崎岖的路上一个接一个的沟沟坎坎被我们越过,对面一辆来车也没有。每次转过一个弯,看见阳光射进谷底,总以为就要走出大山了,可是路再一转,还是石头。如此数次,我开始怀疑这座山到底有没有尽头。拿出地图,翻到地形图那一页,终于叹了口气,这一带根本就是高海拔的山区,脑海里跳出“蜀道难”三个字来。 正被山路颠得晕头转向的时候,看见前面乱石丛中停着两辆车,一辆长安车抛锚了在那里,听说是大梁断了。刚出康定城时遇到的那辆捷达这时也赶上来了,还给了那辆长安一条拖车绳,看来长安今晚只能在附近的道班过夜了。我们又继续前进,在颠簸的车内我翻着地图,算计着今晚可能要在丹巴晚餐了。下午五点半,到达丹巴县城,天开始暗下来。这个破旧的县城更像是个建在乱石丛中的小镇,国道从中穿过,根本没有看到一家可以吃饭的地方。和“捷达王”商量之后,决定直去小金(自从经过三个钟头拉力赛路段后,捷达仍能跟上我们的吉普,我们就开始叫它“捷达王”)了。从丹巴到小金行程两个小时,公路一边是高山,一边是小金川水。一路逆碧绿的小金川水上行,路平坦了许多,紧张了几个小时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天完全黑了,车窗外漆黑一片,只看见前面小蓝的车扬起的阵阵烟尘。偶尔有一两点灯光在闪烁,想必是山上人家的吧。天上的星星却慢慢多起来,我在摇摇晃晃之中睡着了。 八点,到小金县城。小金可比丹巴大多了,不过飞快地兜了小城一遍之后,仍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好好吃饭的地方。我们六个又累又饿的家伙只好在路边一家小餐馆昏暗的灯光下将就了一顿,好在没有预想中那么糟糕,菜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被吃光了。晚上十点,我们终于到达四姑娘山下的日隆镇。日隆镇遍布宾馆酒店,而且几乎全都叫“四姑娘山宾馆”,由于春节期间游客稀少,都没开门营业。终于找到一家开了门的,虽然条件很糟糕,一倒在床上也就睡着了。 四姑娘山位于阿坝洲小金县和汶川县交界处,由横断山脉中四座从北到南毗连的山峰组成,高度分别为海拔6250米、5355米,5454米,5664米,根据当地藏民的传说,是四个冰清玉洁的姑娘的化生,因而得名四姑娘山。现在人们常说的“四姑娘山”指的就是最高的那座山峰。 在四姑娘山景区被称为“中国的阿尔卑斯”,景区内有三个沟: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小L说,海子沟较远,去长坪沟要徒步,只有双桥沟能开车进去。于是,上午九点半,我们出发去双桥沟。一路上,阳光格外地明媚。大约半小时后,到达沟口。入沟两面都是高山,路变得阴暗起来,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积雪仍然很厚。 从网上的资料,我了解到双桥沟的全长是34.8公里,面积约为216.6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二十几个景点,可看到十几座海拨4000多米以上的雪山。景区分三段:下段为杨柳桥,有阴阳谷、白杨林带、日月宝镜山、五色山;中段为撵鱼坝,包括人参果坪、沙棘林、尖山子、九架海;上段为牛棚子草坪和长河滩,内有阿妣山、猎人峰、血筑墙垣、牛棚子、长河坝等。 随着蜿蜒伸展的泥路,我们慢慢深入景区内部。薄冰下潺潺流动的银色溪水、阵列般站立的墨绿松柏林、结满了黄灿灿小果的沙棘树、顶着白雪的皑皑山峰、晴朗得没有一丝云的蓝天。谁还会去管它那些什么什么景点呢?峰回路转之间,每一个视线、每一个角度都可入画。 中午我们在雪山老屋午餐。雪山老屋处于景区中段,一家山民自盖的几间小木屋。如果事先预约,这里还能为游人提供午餐。它背靠雪峰,周围是野生的沙棘树,屋前不远处一条溪水流过,一架水车在旁。虽然我们没有预约,屋主人还是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马上烧火做饭。厨房里烧着红红的炭火,我们围炉而坐。刚才只顾着狂拍美景,几乎都要冻僵了。除了小詹和小廖没带照相机,JAMES、小L、小蓝和我都是人手一机,每次车一停,四个人各自抱着家伙以最快的速度从车上冲下去掳掠风景。小詹叫我们作“羽绒党”,因为都穿着OZARKA的羽绒服。 趁着屋主做饭的间隙,我带着CAMERA下到溪水边的树林里,脚下的雪刚好到脚裸那么深。坐在一根横卧的枯树干上,看溪流拍打着岸边厚厚薄薄的冰。薄冰下,流水在颤动,晶莹的薄冰,六角形花样的结晶,在阳光下闪着光,生命的感觉。山风缓缓吹来,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闭上眼,吸一口清凉的空气,聆听着流水的声音。仿佛回到小时候才有的久违的宁静、安逸的感觉,心境平和如处子。 JAMES在远处叫我,回到雪山老屋,饭桌就摆在小院里阳光下。主人给每人先上了一碗酥油茶,几个家常小炒,还有刚在木炭上烘过、粘着烟灰的馕。看着雪峰,喝着酥油茶,真舒服。主人家养的猫、狗、鸡、鹅在我们身边自由地闲逛,悠悠的几声啼叫勾出一组农家交响曲的主题。主人的小女孩有一张红朴朴的脸,很自豪地捧出一个大大的鹅蛋给我们看,指着旁边那只大白鹅,是刚下的。 由于晚上就要赶回成都,下午1点半,我们离开雪山老屋出双桥沟。 从日窿到卧龙,中间要翻越巴郎山。巴郎山藏语叫巴郎拉,海拨5040米。车刚开上盘山公路不久,回头一望,四座山峰一字排开,原来这就是一直未能见到的四姑娘山全貌,果然秀美无比。 小詹说,春天的巴郎山最美,沿途高山草甸覆盖,牛羊成群,云海茫茫。我们的车顺着盘山公路上行,天晴得一丝云也没有,阳光透过窗玻璃晒着人很痛。越往上行,路面积雪越厚,到达海拔4523米的山口时,已经是下午四点了,这里是小金和卧龙的分界线。站在山口齐小腿深的雪里,耳边风声呼啸。由于没有云海,可以远眺群山。再看脚下上山的路,蜿蜒盘旋如细线,山势起伏线条绝美。 下山的路很陡、弯道又多,可是小L和小蓝开得飞快,一路上旋风般冲过无数个小村庄。晚上七点半,我们在都江堰市吃了几天来最丰盛的一顿晚餐。两辆满是灰泥的吉普车载着六个疲惫不堪的家伙,开上了回成都的平坦顺畅的高速公路。 踏雪四川 GMT+8, 2025-5-1 10:17 |
旅游网|旅游论坛|旅游群|LVYouwang|www.lvyouwang.org 旅游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至9519990@qq.com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
Copyright © lvyouw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