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多神山之旅
偶然在一本8年前的《宗教》杂志上看到了关于墨尔多山的介绍,文章简短,就一百字左右。可提取的有用信息:墨尔多山---嘉绒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地处甘孜洲丹巴县岳扎乡境内。峰顶海拔5105米。我们三个女孩就凭着这点信息乘上了成都---丹巴的汽车。 时值十一大假,人们纷纷涌出家门。西门车站发往四姑娘,九寨沟的车爆满。也许我们的行头也很象要去四姑娘,九寨沟吧,上车时司机特意告诉我们这车到丹巴。当汽车经过四姑娘山景区时,我惊讶地发现半年前那个平静的小镇如今车水马龙。大大小小的汽车在所有空挡处挤得满满的,仅有的一条街上游客如织。我不禁暗自庆幸选择英明。 我们的车逃离拥挤的日隆镇继续向西前行。公路两旁的苹果树上挂满了来不及采摘的果实,让我不停的吞口水。终于熬到司机停车加水,赶紧下车果腹。一个卖烤牛肉串的小姑娘送了我们几个苹果,前提嘛是我们买了几串牛肉,能把牙嚼瘸了,不过倒很经得起消化。由于不知道岳扎乡的位置,我趁司机检查车子时告诉他我们要在岳扎乡政府下车,请他到时叫我们。司机是一个敦厚的中年男子,听后满面疑惑,甚是担忧:“有熟人吗?”当我告诉他有当地的朋友来接我们时,他才微笑着问:“是不是去墨尔多。”我大喜,赶紧向他了解墨尔多的情况,没想到被泼了一瓢冷水。他说此山山高路陡,山上风雨莫测,很少有人到峰顶,总之最好别去!还好心地为我们设计一条撤回去游四姑娘的路线。但见我很坚决,也只好作罢。 下午4点半车停在一排废弃的土墙边,墙里是几间正在修建的平房。司机招呼我们下车,这就是岳扎乡政府了。刚一下车,几个在墙边玩耍的小孩便围了过来,接着又凑过来两个中年男子。他们好奇地看着我们,其中一个中年男子对我们的防潮垫发生了兴趣,拿起来掂来掂去,还和另外一个人猜测这是个什么东西。我忙着整理坐了十个小时车后的疲惫,懒得理他们,任其猜得乱七八糟。这时我发现那辆车仍然停在路边,也许有人要乘车吧,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想来当时那种情形还真有趣,----三个异乡的女孩,神情困乏,脚边放着色彩艳丽的登山包;一群脏兮兮的小孩,好奇地看着这三个外来人;两个热烈讨论地男子;还有那辆红色的大客车。在那个连狗都懒得吠叫的乏顿的下午,这是一幅热闹的图画。 绿水青山总是最能让人精神焕发,几分钟后我们已忘了疲倦,开始打听另外两个朋友的消息。他们从金川过来,说好在此碰面。按说应早到,可是问了很多人都说没见到过他们,我们决定就地等候,便懒懒地坐在墙边。这时车上有人大声招呼我们,我有点奇怪了-----怎么还没走?也许是大渡河奔流的声音太高亢,我们听不清楚司机在说什么,车上的人便纷纷传话,原来是问我们找到人没有,如果没有把握,就跟车上县城。我心头一热,习惯了在拥挤的钢筋混凝土中与人擦肩接踵却漠不关心的冰凉的人际关系,这种关怀让我惶恐得不知如何接受。后来,在等待朋友的时间里,看着暮色渐渐降临,小孩们各自散去,咆哮的大渡河让即将来临的夜晚显得异常肃清,我真有点后悔没跟车到县城。两个没有时间观念的家伙,终于在天色全黑时到来。我们只有改变原计划,就在乡政府附近的农家借宿。 第二天一大早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开始真真正正的接近墨尔多山!不可知的未来也向我们涌来,但正处于兴奋状态的我们,一点也没考虑前途的艰辛,一路说笑着向前赶路,确切地说是“向上赶路”。-----我们一直在向上攀登,幸好树木繁多,既给我们氧气又给我们阴凉。也许是沾了神山的光吧,这里的树木保护完好,很多老死的大树静静地躺在密林中,成了菌类的乐园。我们想抄近道便不知天高地厚地穿进密林深处,刚开始还很写意。踩着松软,厚实的树叶一点都不累;头顶不时有几缕金色的阳光穿透枝节蔓叶的封锁,将光线聚成无数的亮点撒在树上,草上,也撒在朋友的身上。可惜好景不长,不多久我们就迷路了。平常意义上的路已经完全没有了,只有四处蔓延的杂草,枝条交错的寄生灌木……。既然没有路,只有找准方向,披荆斩棘地向前。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一条小路。总算没有成为菌类的乐园。 当晚住在罗布坡,房主是一名从塔公来此修行的僧人。还遇见了一拨朝山的藏民,有七八个。 为了不重蹈昨天的覆辙,今天我们与朝山的藏民一起上路。寂寞的罗布坡又只剩一个僧人和那两个居士老婆婆了。今天的路更加难走,还是上坡!我很纳闷:这山到底有多高?下午2点过,到了一处较为平坦的石滩地。四周是绵长而高耸的山梁,相形之下这处石滩地就如一个干涸的海子,也许沧海桑田之前他也曾经碧波荡漾。同行的藏民告诉我们翻过对面的垭口就能看见墨尔多的顶峰了!大家都为之一振。可是只有走过才会明白:看见和到达是天壤之别!天公又不作美,忽然下起冰雹!那冰凉的玩意痛快地砸向我们,可在这片石滩地里连一个可以躲避的地方都找不到,除了石头就是几丛矮矮的荆棘;只有赶紧往那个连着希望的垭口跑去。 也许神山都有海子相伴吧,墨尔多山也与一个海子遥遥相望。站在垭口就可以看到墨尔多正深情地俯瞰那片海子。这个垭口处于海子和墨尔多之间,我们决定向墨尔多顶峰前进。在石滩地还偶尔见到的荆棘现在已看不见了,放眼望去山是光秃秃的怪石堆砌,脚下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至于怎么走全靠自由发挥;于是深黛色的墨尔多顶就如一座灯塔随时提醒我们“山在这里!”。 越往上气温越低,风也呼啦啦地刮着。我总觉得那点氧气还没到嘴边,就被风刮到爪洼岛去了;弄得我只有上气不接下气的份。就要到顶了,山势依然陡峭,有些地方可以和华山的险峻相提并论。我们在一处稍微平整的地方暂停休整,这块地方大概有两三米宽,七八米长,站在这儿回头望来路时,我只看见大片错落的石头!东面视野开阔,天气晴好时可以清晰的看到小金县城。总之,在这儿我已经有“一览丛山小”的登顶感觉。要不是前面隐约出现的如剑般插入云雾的山顶和已到顶的藏民赞颂神山的歌声在提醒我们:离顶峰还有一步!我们肯定就此庆祝胜利,打道回府。展望前路,令人胆寒!----一条几乎垂直向上而又狭窄的路,阴沉沉地挂在黑黑的石崖上。三个腐败份子死也不肯再上,还嬉皮笑脸地把这个休整地当顶峰,然后得意洋洋地往回走。我实在不甘晚节不保,便和另一个同伴继续前行! 神山就是神山!透着威慑力!那条路啊,让我脚心发软。左边是万丈深渊,右边是冰凉光滑的崖壁,迎面是如刀的寒风;左边的万丈深渊是一双在招引我下去的手,右边的崖壁也是一双手在往外推我,恣意的风还是一双手在任意抽打我。 神山就是神山!充满神奇!还没有积雪,也没看见水源,但顶峰的每一块石头都往外渗着甘泉。使这块不足一百平米的地方的小气候变得湿润清凉。 我真真切切地踏在了墨尔多的最高处!看着迎风招展的嘛尼旗和那些虔诚祷告的人,本来以为会欣喜若狂的心情,在历尽辛劳后竟如被细沙层层过滤后的湖水,澄清而平静。我慢慢闭上眼睛,细细倾听山的语言…… 我的丹巴行1 GMT+8, 2025-5-1 04:07 |
旅游网|旅游论坛|旅游群|LVYouwang|www.lvyouwang.org 旅游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至9519990@qq.com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
Copyright © lvyouw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