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网:今年年初和3个法国职业登山运动员好友一起去徒步攀登了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三位法国好友分别是Pierre Dupond,Alain Bessard,和Patrick Colton。 ![]() 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地势高耸,山势险峻,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冰川绵延。约有200平方公里为冰川覆盖,千年冰川孕育了许多危险的裂缝,登山事故和人员伤亡时有发生。 我在法国旅居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尝试攀登勃朗峰。为了能安全,顺利地徒步登上勃朗峰,出发之前,我们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出发前半年我们都增大了运动量,针对高原性反应做了针对性训练。按照训练计划,我们进行了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户外拉练我们选择了负重跑步和负重爬楼梯。并去一些较高海拔的山峰进行了适应性登山训练。多种有效的训练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心肺功能,强化了上肢,下肢和腰腹力量。 为了攀登勃朗峰,我们还准备了多种专业工具: 绝缘防水保暖的睡袋和山地帐篷是非常重要的,几年前勃朗峰就曾发生过惨剧,四名登山者,一名法国人,一名英国人,一名智利人,一名新西兰人在攀登勃朗峰时遭遇了强烈暴风雪和超低温,四位登山者因为没有配备帐篷和保暖睡袋等足够的保暖设备而被活活冻死。他们的尸体经过了1个多月才被其他登山者发现。这幕惨剧非常令人痛心和惋惜。 此外,勃朗峰经常发生雪崩,雪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早雪稀少,晚雪垒多,积雪表面疏空松软,极易下坠。其中最可怕的是尘雪块,这种雪块由较松散的新雪形成,一旦遇上强风激发,它就会顺山而下,越滚越大,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据法国政府有关方面发布的统计,2012-2013 年登山季共发生了70起雪崩事故,造成34人死亡,2011-2012年登山季共计22人死亡,这些无畏的登山爱好者把他们的信仰和灵魂都留在了勃朗峰上,魂萦梦绕,永与为伴。 因此,征服勃朗峰不仅仅需要强健的体力,更需要睿智,丰富的经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上帝眷顾你的好运气,是勇敢者和聪明者的游戏。征服勃朗峰不仅要求登山者在数天的集中时间里,每天都要在低温缺氧的高山负重行进8~12小时。而且登山者在面对陡坡、峭壁、裂缝等各种冰、雪、岩石地形时,需要不停地进行攀登、下降、保护、抢救等各种技术操作。这就要求登山者必须在耐力、力量、灵敏、平衡、心理等各方面具有非常优秀的素质。 经过了充分的准备,我们4人凌晨从法国小镇夏慕尼出发,开始了我们徒步挑战勃朗峰的探险征途。 ![]() 沿山脚循山缓缓而上,原野间由点点绿滴逐渐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忽然间山腰上冒出了一排排小屋,恍如安徒生童话里动人的场景。各个小屋精致典雅又设计多样,装修别致又醇味悠长。一屋一缕,一庭一院,充分体现出法兰西浪漫似火,精致细腻的生活品味。山脊上,一汪静谧清澈的湖水,像一个含羞待放的少女,幽然依偎在山雄水秀,连绵起伏,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畔。不知不觉,她已在这绿如宝石般清澈的湖床间静默了千百年。 我们沿着陡峭的山坡而上,卷卷的白云,灼眼的阳光,连绵的山峦,还有山脚下几个蠕动的小黑点,所有这些元素完美融合,像似一幅宏大壮阔的西洋画。冷峻的山坡被白雪覆盖,与锋利的锯齿状黑峰形成鲜明对比。仰望勃朗峰的山巅,让我们既心生向往,又心有畏惧。 ![]() 我不由得暗自感叹,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还是如此的渺小。阳光照射到雪坡上,强烈地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上,格外刺眼。幸好我们4个人都配戴了HOVOTEC专业型高偏光防护太阳镜,橘红色和冰蓝色镀膜的高偏光镜片高效阻隔了UVA/UVB/UVC,阻隔了有害紫外线,加强了眼睛保护,防止因阳光及雪地照射引致眼部受伤,并且还隔虑了红外线,保持眼部舒适清凉,隔虑蓝光增强色彩对比,视野倍加清晰。忽然间,风飞起扬,卷起雪飘阵阵,遮天蔽日,挡住了向上攀登的视线。 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面前,我们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却又像是贝多芬宏伟雄壮的命运交响曲里一个个跃动的音符,伴随着山谷里幽咽的风声,在天地间翩翩起舞。 我突然醒悟,我们就是那不屈不挠的命运交响曲的狂热音符,誓要在勃朗峰之巅奏响我们生命中的最强音! 随着山坡高度的增加,空气逐渐干燥、稀薄,含氧量不断下降,气压和气温越来越低。风力越来越大,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也越来越大。 我们沿着美丽的雪坡上缓缓攀爬,渐渐朝着中部的山峰行进,我们用HOVOTEC专业防护太阳镜的高清摄像功能录下了这一壮阔的场景。 这次攀登勃朗峰这么陡峭的山峰时,我的法国职业登山运动员朋友们选择了一条难度很大,非常有挑战性的技术型路线。山坡坡度普遍达到了70度,难度超过了V+,尤其对我这样的入门级登山爱好者来说,难度确实非常大,更需要我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我努力按照平时训练的专业要求来执行我的每一个动作:登山时上体放松并前倾,两膝自然弯曲,两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也用前脚掌着地,步幅略小,步频稍快,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协调有力地摆动。 ![]() Pierre Dupond是我们同行中年龄的最长者,是攀登各种险峻高峰的高手,已经有近30年的登山经验,曾经征服过世界上各大洲7000米海拔以上的高峰100多座。他亲身经历过雪崩多次,都安然脱险,死里逃生。这些生死经历使他应对突发事件经验异常丰富,是攀高避险的顶级专家。他将自己的实战经验都毫无保留地写进了欧洲登山者的安全守则,教授人们如何识别雪崩前兆。为挽救大批登山爱好者的宝贵生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次能和他一起登山探险,实在是人生的一种莫大荣幸和宝贵经历。 笑容可掬的他像一名极有节奏感的拉丁舞者在裸露的冰石上移来窜去,迈开他那双引以为傲的长满老茧的双脚,身轻如燕,肢体轻盈,像个孩子一般充满活力,无所畏惧。 无论是把帐篷支架用技巧牢牢的嵌入雪地里,还是把给养存储在有特殊标记的雪洞或崖沟里,或是在身心疲惫或遭遇恶劣状况时的快速全身而退,他总是把事情做得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他不断告诫我们说:当山坡上的雪呈现粉末状而且看起来像是刚下不久的样子;或者呈现出层层叠叠堆积起的雪檐状;山坡极度陡峭;散有坠落的岩石碎片;或者上午9-10点左右,光热强烈,都非常有可能是雪崩的前兆。他再三要求我们攀登的时候要密切注意这些险情的蛛丝马迹。 向勃朗峰山上攀登了约4个多小时,我们遇到了冰凌瀑布区,这是一片地表特别坚硬的冰冻地带,如果要继续前行,必须用冰镐和带着冰钩的登山靴向上攀行,这里的坡度居然达到了近乎90度,是真实版的《垂直极限》,是我从事登山运动以来最难攀登的一段旅程。 ![]() Pierre打头阵,Alain 紧随其后,我第三个跟上,Patrick 断后。我尝试用冰镐在冰凌上找到可靠的支点,把登山绳钉靠在可靠的冰峰上端,稳住重心,经测试绳索牢固后,再将冰镐换位上移,身体悬起,并稍提腿,用两腿内侧和外侧夹住绳索,两手交替用力引体上移,然后攀至顶点。这段不算特别长的冰冻地带,我们居然用了1个多小时!等到攀登到上面位置的时候,我已经精疲力竭,而他们三位也有些疲惫不堪。于是大家都卷在帐篷里喝了口水,吃了些罐头和肉干,补充能量,好好休息了片刻。 ![]() 天气开始越来越糟糕了,风越吹越大,暴风肆虐地向我们发威,厚厚的云层在头顶翻滚,撕裂的风声沿耳际呼啸而过。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脊继续向上爬,碎石和冰柱散满了征途。如果我们稍不小心,就可能被狂风吹落山崖。 ![]() 前面一块大岩石挡在路上,必须万分小心才能安全通过,Pierre回头看着我,说这次让Alain先上,他在我后面盯住我,防止我攀登时发生意外。Alain小心翼翼的将绳索缠在肩上,利用岩壁的凸凹部位,以三点固定一点移动的方法攀上岩壁。攀登时,身体俯贴于岩崖,采用两手一脚固定,一脚移动或两脚一手固定,一手移动的姿势,利用手抠、拉、撑和脚蹬等力量,使身体向上移动。因为岩石的坡度非常陡,用这种方式攀登特别消耗体力。我也参照着Alain的方法和路径万分小心的移动着。我们就像四只小蚂蚁,在陡峭的绝壁上艰难的爬行着。一不小心就可能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幸运的是, 上帝保佑,我们4个人最终都顺利地攀登过了这块大岩石。我不由得回头看看身后,山脊下纵深数千米,视线所及之处,空无一物,只有风声在呜呜作响,令人不禁天旋地转,头晕目眩。 ![]() 我们离勃朗峰顶越来越近了,积雪也越来越厚,一不小心踏空就可能陷入雪坑里,也可能跌落深谷。我们都小心翼翼的用登山杖和冰镐试探着,缓缓前行。 又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勃朗峰顶。这次挑战勃朗峰可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或许是上帝诚心要让我们有好运吧,没有碰到特别恶劣的状况,当然也离不开我这3位法兰西朋友的全力相助,我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 在勃朗峰顶迎接我们的是一只灰色大雕,它展开几乎是透明的巨大翅膀,在蓝釉色的天空中翱翔,拍击苍穹,啸声九霄。 ![]() 站在勃朗峰顶上,远望阿尔卑斯雪山,无比震撼。不由得想起幼时所学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时此刻,我才真正领略到诗人的意境。但见山峰雄伟,风光旖旎,高峦积雪,妩媚妖娆。远处晶莹的雪峰、浓密的树林和清澈的山间流水共同组成了阿尔卑斯山脉迷人的风光。 可以想象,在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处俯瞰古老的欧洲大陆是一种与平日截然不同的视角,就像上帝俯视人类的眼光,一切都变得这般渺小。 耳边风声怒吼,远处的阿尔卑斯群山就在眼前,却因为没有了人声的嘈杂,而显得格外恬静而安谧。勃朗峰顶厚厚的积雪,与白色的云雾首尾相接,居然也有一种云雪一色,天地合一的幻觉。引手前瞻,眺望远处,意大利与瑞士的交界山脉清晰可见。 登上拱卫着勃朗峰顶的皑皑岩石,饱经了千白年风霜雪雨磨难的岩石上几片微黑的冰晶在闪闪发光。一片白色纱幕从后面腾跃而出,背后太阳正在落山,可是从地平线上射来的几道强劲余辉还是突出重围,破云而倏。这奇妙的光彩梦幻将我们的身影投射在云端,仿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云端和岩石周围还环绕着色彩斑斓,涟漪成线的大大小小的光环,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真是令人惊叹不已。更为稀罕的是,这个奇观还会随着光的变化时强时弱,浮徉无限。不知不觉间,我们都像中了魔似的,情不自禁,不约而同地走向自己在云雾中那精灵般诡异的影像,恍惚间差点踏空悬崖,坠落深谷! 可它们很快就突然消失了,就像小提琴上那虚无缥缈的G大调,在那空妖妖的云端上不着边际的飘荡着,悄然间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后却又倏然而止,隐匿无踪。真是像极了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那只出没无常的才俊猫,极度顽劣却又神秘莫测。我们戴着HOVOTEC眼镜将这些霞光丽影,美幻无常的瑰怪奇观和我们4个人挑战勃朗峰的旅途,时间,都详尽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真是弥足珍贵! 站立在欧洲之巅,勃朗峰上,我对上苍虔诚祈祷,这是我一生中最珍贵,最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 为了避免天黑在山上过夜,我们四个人商量后,在山顶上休息了片刻,就开始抓紧时间下山了。下山似乎比上山更艰难,每迈一步总感到下一步无处落脚。膝盖非常吃力,特别是背有重负,更不免哆嗦不停。我只能遵照专业规范,侧身下弯,缓解膝盖的疼痛。 雪花在我们周围漫天飞舞,像一片片洁白的花瓣飘落在我们的帽顶衣衫。不一会儿雪花变成了冻雨,汇聚成一道奔腾的溪流拦住了去路。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雨雪不断融入,溪水开始猛涨,可是它一冲过溪水中的一块大顽石后居然又冻上了。沿着不断凝霜冰冻的溪水,我们遇到了一道山涧,下山之路正从其中穿越而过,我们只好脱袜解履,涉水潜行。雨越下越大,奔腾的涧水变成了湍急的河流。在万马齐嘶的水流中,我们不断从一块结冰的岩石跳上另一块岩石,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落河中,被水冲走。回顾此刻,确实惊险万分。 好不容易渡过这段险滩峻涂,重新踏上一处皑雪陡坡,由于山坡太陡太滑,下肢无力支撑,我突然摔倒了,接连向下翻滚了好几个跟头。3个法国朋友不顾危险地跳过来企图救援。危急之中,我用冰镐死死钉住雪坡才使这段近乎自由落体的运动戛然而止,停了下来。我躺在雪坡上,不停地喘着粗气,心有余悸,仰望天空,透过HOVOTEC清晰的高偏光镜片,勃朗峰的天空还是那么的碧蓝,那么的深邃。 幸亏HOVOTEC眼镜的特殊结构设计,在保证佩戴舒适的前提下,对头部夹的特别紧固,有效防止了在运动中打滑脱落。这次突发险情还真发挥了作用,经过这么剧烈的翻滚,眼镜居然没被甩掉,但因为脸贴的地面特别近,所以脚滑下滚的时候镜片不小心和冻雪层发生摩擦,沙沙作响,幸亏戴了专业的防护眼镜及增强型高抗冲击镜片,否则眼睛或脸部很可能会受到严重伤害。原以为镜片也磨坏了,慌忙取下眼镜,仔细一看,居然并无大碍,不禁令人啧啧称奇。 ![]() 与一些登山者下山喜欢采用滑雪的方式不同,我们打算用更酷更潇洒的方式结束我们这天的极限出击。循着地图和指南针,我们行进至一个靠近法国小镇的一个数千米高的悬崖上。 从绝岭之巅纵身跃下,我们优雅地在空中摆出各种超酷的姿势,翻转腾挪,奇袖生风。转瞬间对着身后跃下的同伴伸出了V字指,伴着耳边呼啸的风声吹起了口哨,欲与风声誓比高。尽兴后我们才意兴阑珊地张开了滑翔伞,就像勃朗峰顶那只迎接我们的大雕,终于展开了我们翱翔蓝天的翅膀。这一切都被HOVOTEC高清摄像眼镜尽录眼底。 ![]() 滑翔我梦中的祈望,在天际中,无论从任何角度都可以欣赏勃朗峰的雄姿,波澜壮阔,大气磅礴,极限出击,勇闯天涯。离天空那么近,捧着上帝的脸在手心,触及云端,慑魄心灵,绝美而震撼。。。 飘在阿尔卑斯的空中,脚下有潺潺雪水汇成的溪流咏簇,抬头可见勃朗峰上皑皑的白雪尖峰。苍旷的天空中雀跃着我们四个人的色彩斑斓的滑翔伞。驾驭着那些上下翻飞的伞儿,恍然是出窍的灵魂在梦中游荡,将我们的思绪带向无限的远方。。。 我们戴着HOVOTEC高清摄像眼镜,在阳光下闪着冰蓝和橘红色的光辉,像点点彩虹在空中耀动着。HOVOTEC简洁的一键式开关设计极大方便了我们在高速滑翔状态下轻而易举地操控高清摄像机,从容地记录下阿尔卑斯山脉的空中每个清晰,令人瞠目结舌的极速瞬间。 WOW,实在是太酷了!!! 这次勃朗峰极限挑战的历险令我终身难忘,用英国诗人拜伦的一句诗来回味它," Where rose the mountains, there to him were friends","山起之处,正是吾友所伫"。 和法职业登山员佩戴HOVOTEC徒步挑战勃朗峰 GMT+8, 2025-5-10 11:37 |
旅游网|旅游论坛|旅游群|LVYouwang|www.lvyouwang.org 旅游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至9519990@qq.com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
Copyright © lvyouw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