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旅游网 旅游网 户外运动 徒步 查看内容

西安老年徒步队用双腿书写不老年华

2014-2-10 08:51| 发布者: 旅游网_miller| 查看: 813| 评论: 0

摘要: 他们是一群年过花甲的离退休老人,他们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全民健身第一线;他们曾经以西安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徒步旅行四百公里,他们曾登上包括五岳在内的十座名山 ...
       他们是一群年过花甲的离退休老人,他们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全民健身第一线;他们曾经以西安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徒步旅行四百公里,他们曾登上包括五岳在内的十座名山。统一的着装,响亮的口号,整齐的步调,无论走到哪里,他们总能吸引到众多目光。这就是西安海红老年徒步队,一支昂扬着“精气神”、用双腿书写不老年华的队伍。
  1日一大早,西安北郊的一处城市运动公园,徒步队的老人们嘹亮的歌声划破了夏日清晨的宁静。唱红歌、诵诗歌,舞狮子、扭秧歌,他们载歌载舞,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建党90周年。
  而在健身强体之外发挥余热,热情讴歌国家的发展变化,也是徒步队成立的初衷之一。
  王志恒是这支队伍的发起者和队长,虽然已近耄耋之年,但看上去仍然精神矍铄。十年前,在一次体检中查出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他,萌生了组建一支老年健身队伍的想法。“我看到很多老年人退休以后无所事事,生活态度消极,身体也每况愈下,就想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徒步健身,把身体锻炼好,到处走一走,看看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王志恒说。
  离退休职工,65岁以上,能徒步走15华里,是徒步队成立时的入队“门槛”。为了体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风采,队伍有了一支响亮的名字海红。海代表博大、辽阔,红则意指夕阳红。
  然而,徒步队的成立并非一帆风顺。建队之初的“20年规划”受到了不少人的冷嘲热讽,“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了,20年能坚持下来吗?怕是最后连路都走不动了吧”。王志恒说,队伍被很多人轻看,他并不灰心。自己是名老党员,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他就是要用行动证明,中国的老年人“行”!
  2000年9月,为迎接国庆节,徒步队开始了第一次集体活动。23位老人完成了徒步环绕全长13.5公里的西安城墙的“壮举”,可谓是徒步队的“开门红”。也就是从那时起,徒步队的阵容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其中,体会到健身的快乐。统一着装、统一步调,不让任何一个队员掉队,是队伍鲜明的特色。
  “北走延安时,真是苦,路也不好,住宿条件也不行,刚开始都有点吃不消,”提起2003年那次历时15天的长途步行,现年72岁的查玉琴记忆犹新,“但大家一路上互相照料,心气儿特别足。到延安的前一天,天降大雨,我们披着雨衣,呼着加油的口号,最终走到了目的地。晚上把衣服烘干,第二天穿上就又上路了,后来想想,真是不容易。”
  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老年徒步队焕发出青春活力。十年来,从最初的环绕西安城墙,到徒步走延安、汉中、洛阳、天水的“走大四方”行动,徒步队一路前行,走名山,访大川,泰山极顶、巍峨西岳、秀丽峨眉,都留有他们坚实的足迹。2003年,他们甚至还远渡日本,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国际徒步大会。而在今年五月,第九届大连国际徒步节也留下了徒步队老人们矫健的身影。
  目前,这支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徒步队常年保持着100人以上的规模,队员遍布西安市区和远郊区县,每年组织远行活动2次,不定期举办日常活动,成为西安体育界一支非常活跃的“银发力量”。
  健走让许多老人的身体状况好转,精神面貌也有了明显改善。66岁的杜金华说,徒步队忙时徒步走,闲时演节目,近年来为西安多家老年公寓义务演出了十几场,并向老年人推广健身知识,培养健身意识。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开始长走。就在1日活动的现场,还有不少老年人在和徒步队队员们交流健身心得。
  健身、健心、健社会,献计、献策、献余热,越来越成为徒步队员们的共识,而让千百万老年人走出家门从事健身活动,则成为队员们的共同心愿。
  “我1964年就入了党,对组织很有感情。没有党组织,也就没有这支队伍。现在,队伍里的领导核心、骨干成员大多是党员,能够为大家服务,展示出老年人的风采,我们非常开心!”王志恒说。

西安老年徒步队用双腿书写不老年华
GMT+8, 2024-6-9 05:2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分享到:
旅游网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