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寺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宋、元、明各朝均曾重修。原来规模较大,建筑较多,现仅存释迦殿(前殿)和毗卢殿(后殿)。它是中国(旅游网)佛教一座古老庙宇,以保存有精美的古代壁画而闻名。毗卢寺的壁画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技艺精湛。 毗卢寺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郊上京村。毗卢殿中央佛台上供奉的是佛教的本尊主佛毗卢遮那(印度语,意为光明普照),故该寺称为毗卢寺。两殿内均绘有壁画,绘制面积共200多平方米,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的重要壁画之一。 特色景观 释迦殿 前殿即释迦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小式布瓦悬山顶,前有抱厦。殿内正面塑释迦坐像一尊,四壁绘有壁画83平方米。内容是中国(旅游网)化的佛教故事及民间神话故事。绘制水平不如后殿,保存也不够完整。 毗卢殿 后殿即毗卢殿,也是该寺的主殿,建在高1米的月台上,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前后有抱厦,平面呈十字形。殿脊两端有龙头凤凰卷尾的鸱吻。飞檐深远,瓦顶坡度缓和,因而外观舒畅,形制特殊,俗称五花八角殿。殿内存有重彩壁画120平方米,其中四壁的壁画最为精彩。上下分三排,绘有天堂、地狱、人间、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忠臣良将等儒、释、道三教各种神像人物500多位,又把他们分成120多个小组合,每组合旁有名号榜题,形成了三教合流的壁画艺术特点。北壁高2.8米,宽3.95米,壁画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画有现忿怒身的十大明王及帝释、梵天、天龙八部、四大天王、玉皇大帝等道教和释教人物120多身。东西两壁均高2.8米,宽7.6米,壁画以道教内容为主。东壁绘有南极长生大帝、扶桑大帝、玄天大帝、地藏王菩萨、鬼子母等共130多身。西壁画北极紫微大帝、巨半拿等众、五湖龙神等众、崇宁护国真君等,共140多身。南壁高宽与东西壁相同,壁画以世俗人物为主,东侧画引路王菩萨、为国捐躯忠臣烈士、九流百家一切街市等,共80多身。两侧画面然鬼王、城隍土地等众,往古贤妇烈女、后妃、宫人女官等,共60多身。这些画虽属宗教题材,但透过宗教的帷幔,仍然能看到现实生活的影子,有的还直接描绘了劳动人民的形象。 特色看点 毗卢寺壁画 毗卢殿的壁画画风,承袭了我国古代壁画的传统画法,技法娴熟,线条潇洒自如,色彩艳丽,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主次分明,层次井然。壁画赋色以石绿、朱红为基调,从强烈的对比中取得调和,色彩丰富而和谐。使用的颜料以矿物质为主。这些颜料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虽已经历了几百个春夏秋冬,但色彩至今还很鲜艳。壁画还大量使用了沥粉贴金,整个壁画看起来艳而不俗,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墨线描绘物象是中国(旅游网)绘画的一大特点。毗卢寺壁画的线条描绘法比较丰富,“线”的类型比较齐全,应用得当。在继承唐宋线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发展。作者从描绘对象的实际需要出发,巧妙地运用线条的节奏、错落、虚实、刚柔、粗细、展蹙等排列组合的变化,把人物描绘得异常生动,给人以有灵魂、有生命呼之欲出之感。物象的内容和质感也表现得很好。毗卢寺壁画对研究古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及古代美术史和传统绘画艺术都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古代壁画遗存中的宝贵珍品,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毗卢寺 GMT+8, 2025-4-30 23:22 |
旅游网|旅游论坛|旅游群|LVYouwang|www.lvyouwang.org 旅游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至9519990@qq.com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
Copyright © lvyouw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