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简称“藏”,拉萨为其首府,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位于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
这里的海拔平均超过4000米,因此被誉为“世界屋脊”。总面积为122.8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到2019年底,西藏的常住人口为350.56万。
布达拉宫:全球最具价值的宫殿
布达拉宫的金顶,远远望去闪闪发光,整个顶层采用黄金打造,誉为“金顶群”。每年都有大量朝圣者和游客前来,考虑到金顶的珍贵性,当地早在2005年就对游客实行永久性封闭。
布达拉宫内部藏有近20万尊佛像,烛台、香炉及大多数法器也都由黄金包裹制作。其中,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高达14米,塔身全是黄金包裹,消耗了三千多公斤黄金,塔面镶嵌着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珍珠等珠宝,总数达到十万颗。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同样高14米,传说坛城内用20万颗珍珠串联而成,每颗都极具价值。
布达拉宫藏有无数奇珍异宝,文化艺术价值无法用数字衡量,每一件历史遗物都是无价之宝。
拉萨的物价与北上广相当
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拉萨在许多人心中占有神圣的位置。然而,这座城市的消费水平堪比北上广。
这一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很多在拉萨生活或旅游的人反映的现实。这里的生活成本非常高,连最普通的土豆蔬菜都贵得让人难以想象。由于当地气候的原因,许多土地无法耕种,物资匮乏,只能依赖从内地运输。
运输的成本大大推高了物价,蔬菜水果在进入餐厅后价格上涨了一倍之多。很多游客到拉萨后才意识到,北上广的高消费与这里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拉萨:世界上离天空最近的城市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形由北向南逐渐降低,东到西呈倾斜状,中南部为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流域的平原。
由于其高海拔,拉萨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距离天空最近的城市。这里的天空尤其湛蓝,阳光温暖,不过紫外线异常强烈。
无论是已经来到拉萨的朋友,还是准备出发的朋友,都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保护好自己,享受美丽的景色时不忘保护皮肤。
全年都要戴太阳镜和防晒帽
由于西藏独特的魅力,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其中不乏那些从各地骑行而来的朋友。他们往往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被晒得非常黑,特别是露出来的皮肤,常常呈现出明显的晒黑分层。
高原的紫外线不仅能对皮肤造成伤害,还会对眼睛产生严重的影响。无论是前往西藏,还是已经到达的朋友,都需要格外注意防晒和保护眼睛。
拉萨满街川菜馆
来过拉萨旅游的朋友一定不陌生,这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川菜餐馆,如冒菜、火锅、串串等,几乎可以在这里找到四川的所有美食。这也表明“川藏”这对组合早已存在。
无论餐厅档次如何,川菜和当地的藏餐几乎平分秋色。尤其是在西藏旅游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川菜越来越普遍,甚至比藏餐还要普及。
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川菜深受游客喜爱。当游客厌倦了藏餐时,川菜则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拉萨蒸馒头需要高压锅
在西藏,由于海拔3000米左右,水的沸点降至90摄氏度,而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沸点更低,只有80摄氏度。因此,在西藏,连煮水时都常常需要高压锅,否则只能喝到低沸点的水。
蒸包子和馒头也需要高压锅才能使水达到100摄氏度以上,否则蒸不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学
西藏大学(Tibet University),简称藏大,是西藏自治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也被誉为中国最高的大学,象征着高等教育的雄伟。它的建立历史可追溯至1951年,并在1985年正式成立。
学校有新旧两个校区,建筑风格融合了汉藏特色,藏族学生和其他民族的学生在这里共同学习和生活,形成了包容的文化氛围。
学校周围的景色也很迷人,从校园内可以远眺高山,走出校门不久便能抵达拉萨河。
高原反应不可小觑
尽管西藏美丽迷人,但也潜藏着许多危险,其中高原反应就是最大的隐患。大家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高原反应,又叫高原病,是指人体在进入3000米以上的高原时,因低氧环境引发的生理反应。这是高原地区常见的病症。
如果大家在进藏过程中感到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疲倦、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该特别留意,这可能是高原反应的表现。自驾进藏的朋友尤其要注意,途中要适时停车休息,给身体足够的时间适应高原环境。
中国的景观大道——318川藏线
318川藏线指的是从成都到拉萨的2142千米长的国道,于1958年正式通车。南线从雅安起与108国道分道,穿越二郎山,途中风景壮丽。
318国道的起点在上海,终点为西藏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国道。沿途你将翻越多座超过4000米的高山,穿越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享受美丽与危险并存的景观。
沿途多样的民居、服饰、风情和信仰,会让你深深沉浸在这条丰富多彩的民族走廊。
藏族人随身佩刀仅为吃饭方便
在西藏,许多人在吃饭时喜欢用刀,而不是筷子,尤其在吃手把肉时。藏族人使用刀具时有严格的礼仪规定,表示尊重他人。
佩刀时刀口朝内,割肉时由外向内,表示将危险留给自己。这种用法体现了藏族人朴实、诚恳的性格。
布达拉宫的旱厕三百年未满
布达拉宫的旱厕自建成以来,三百多年来一直没有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布达拉宫厕所能保持极高的“储备能力”。排泄物在风的作用下被风干,甚至掉落到山谷中作为肥料。
一个以捕鱼为生的部落
尽管西藏大多数地区因宗教信仰不吃鱼,但拉萨北环线的俊巴渔村例外。这里的居民世代以捕鱼为生,是西藏仅有的一个渔业村落。
俊巴村的名字在藏语中意为“捕手”,这个村落的渔业生产可追溯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
藏红花并不产自西藏
藏红花,虽然名字中有“藏”字,但并不产自西藏。它的原产地是伊朗、波斯地区及地中海沿岸,西藏并没有适合种植的条件。
拉萨的真正中心不是布达拉宫
对于很多游客来说,布达拉宫是拉萨的象征,但实际上,拉萨的文化和宗教中心是大昭寺。大昭寺建于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建筑,已有1300多年历史。
布达拉宫与文成公主无关
布达拉宫的建设并非因为文成公主的婚姻。松赞干布于公元631年建造布达拉宫,而文成公主在那时仅6岁,显然不可能嫁给松赞干布。
藏民普遍使用苹果手机
在西藏,苹果手机几乎是每个藏民的必备品。其最直接的原因是苹果手机支持藏语输入,方便藏民的日常使用。
拉萨也信仰关公
拉萨的功德林寺内设有关帝庙,关公被视为藏传佛教的护法神。关帝庙不仅在拉萨,还有许多地方新建了类似的庙宇。
藏族人有独特的日历算法
藏族的天文历算学在高原特殊环境下发展出来,基于自然现象、天象变化等,结合汉地和古印度的历算学说,逐渐形成了藏族特有的日历。
西藏民族大学位于陕西咸阳
西藏民族大学最初在咸阳成立,主要是因为当时西藏的环境不适合办学。虽然学校位于陕西,但它依然是西藏的大学,是国家民委与西藏自治区共建的高校。
藏狐: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藏狐的独特外貌和呆萌的模样让它在网络上走红。它生活在高山草甸和半干旱地区,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
|
|
|
|
|
|
|